一直以来,有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评价都是“难学”“难懂”
一直以来,有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评价都是“难学”“难懂”。但张永刚的课堂却总笑声不断,热搜话题、明星同款、爆款游戏等都可以成为讨论的线G冲浪达人”。他的每堂课只能容纳100余名学生,选课人数却能达到几百人。
“以往教学方式的优势是专业性、思想性、深刻性,但今天的学生们为什么愿意听你说那么久?”2015年,张永刚初登思政课讲台。他发现,年轻人的互联网思维和前几代人的线下思维完全不一样。在“弹幕”刚流行时,张永刚只觉得这些“花花绿绿”的内容格外“非主流”。后来听到学生们经常谈论弹幕自然散文800字,他才逐渐意识到,原来年轻人喜欢发表意见,这是他们个性化表达的一种途径。
“教师一定要允许每一个学生的不一样,并学会尊重这种差异感。”张永刚认为,思政课最重要的是引领青年,主流声音一定要出现在年轻人的网络空间中,“我希望给年轻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立体、丰满的马克思,既有生动有趣的内容,也有内涵深刻的道理。”
想要打破与00后之间的壁垒并不容易,张永刚在寻觅教学方法与年轻人喜好的契合点之间,发生过很多趣事。
有段时间,张永刚会在课间放音乐,一开始放他喜欢的歌,后来发现不对,要放同学们喜欢的歌。他自认为自己的歌单已经足够潮,但还是被同学吐槽“太老气”。后来,他开始去看学生发的朋友圈,看到不懂的新名词或是概念哲理句子精辟短句,就会加紧学习,哪怕不喜欢,也会尽力弄懂。
从那之后,张永刚意识到,新一代学生格外需要在场感和参与感。为此,他把自己的知识涉猎领域拓展到热播电视剧、动漫、游戏、网络话语各个方面。看选秀综艺,分析“姐姐”“哥哥”出道背后蕴含的马克思资本批判逻辑;从一些粉丝热衷购买明星同款,讲到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改变之初,张永刚并不知道自己的课堂这么受学生欢迎。久而久之,他发现课堂上总会多出几张熟悉的面孔,甚至还有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蹭课。直到收到学生在评教表上打出的99分时,张永刚才逐渐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讲课方式是可以吸引年轻人的。
2019年,张永刚被评为广东省首届“我最喜爱的思政课老师”。在之后的教学生涯里,他又多次被评选为华南师范大学“最受学生喜爱老师”。
在她的印象里,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听得懂”,“平时经常听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但到底如何结合呢,张老师经常会用一些日常生活、时政新闻中的故事和案例,让我们感觉现在不仅是在学习课本上的一条概念,其实每一个知识点都与自己的生活相关”。
从萍水相逢到印象深刻,黄钰坤觉得,这门课在一点一滴之中改变着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虽然已毕业两年,但工作生活之余,她经常会关注张永刚的朋友圈,里面记录了张老师忙于做学术、参加讲座、发表文章、录制网课的生活碎片。对黄钰坤来说,这就像朋友圈里“住”着一位正能量榜样,“他不只是某一个学期的老师,在事业、生活、为人、性格等各方面都能源源不断地给身边人带来能量。每当自己觉得有点累的时候,突然看到当年的老师都在那么努力地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思政课的核心本质是讲道理。每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都应该有收获。”如何讲好一堂真正“入脑、入心”的思政课,张永刚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热点驱动、开放叙事、主体对话、活泼表达自然散文800字、情感融入、合力优势”。在他看来,思政课堂应该充满着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共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体验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术前沿理论变成“为我所有”。
随着上课“抬头”的学生多了,新问题随之而来。张永刚开始思考:3节课讲了100多分钟,只讲了5分钟的段子,为什么同学们只记住了段子呢?
平时,张永刚很喜欢观察新一代年轻人。在他看来,这种观察不是批判,而是更好地去理解。比如:为什么这一代年轻人更喜欢矛盾式表达,一边喊着不想奋斗了,一边又在奋斗;明知道熬夜不好,却依然熬夜。
“我们已经不能很快地触摸到时代前沿了,而年轻人可以,所以我更愿意关注青年,研究青年。”在张永刚看来,“年轻人的选择和时代不一致”,其实质是“个人发展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这些困境和难题在过去也存在,只是表述形式的不同。时代是变化的,世界是不确定的,年轻人今天唯一能做的,就是确定好自己。
“也许是由于课堂内容上的抽象性和思辨性,才导致了学生们的‘不喜欢’,但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就是挖掘抽象思维背后所呈现出来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张永刚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是在讲“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什么”,它呈现出的是一种世界观和方,而恰恰就是在告诉年轻人如何观世界、看人生,“一位思政课教师应该去帮助年轻人寻找意义”。
在张永刚办公室的抽屉里,保存着一封从远方寄来的信。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在信中写道:“我一直记得在那个温暖的午后,您带着200多名同学在教室里共读《党宣言》。虽然很多内容都忘了,但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依然记得老师说的‘人生路很长,幸福最重要’这句话。”
张永刚觉得,这就是思政课堂的意义所在。“阅读经典书籍就和我们的人生一样,即便今天没有读懂也没关系,随着阅历的增加,也许第二次哲理句子精辟 励志、第三次就可以读懂了。一定要允许年轻人经历这个过程,因为学会世界观和方远比熟读文字更重要。”
“愿每次在场,都有收获”是张永刚在课堂上常说的一句话。这些年,他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投影屏的深刻专业性、手机屏的即时灵活性以及电视大屏的主流引领性结合起来,构建“三屏融合”的大思政育人模式。
“手机小屏哲理句子精辟 励志,即时灵活,弥补了课堂投影屏的缺点哲理句子精辟短句,两者融合,兼具专业性和灵活性。”为适应00后的学习特点,张永刚借助短视频平台参与制作了很多思政网络作品,还参与了很多电视节目的录制自然散文800字,将“思政小课堂”搬到了“社会大课堂”。
张永刚说:“人生是一场叙事,每个人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听故事的人。我们不能只是讲结论,却不告诉学生这个结论产生的背景、过程乃至它的影响。只有像叙事一样把这个结论呈现出来,有形式、有内容、有方法、有本质,同学们才能够理解和喜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