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49年出生在北票的一个贫困农村
我于1949年出生在北票的一个贫困农村。从我记事起,家里便少粮缺柴,艰难度日。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在父母亲的指派下,利用早晨上学前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把相当多的力气都用在了打柴上。
打什么柴呢?春天是打谷茬;夏天割各种晒干能烧火的草类和灌木;秋末冬初,大量收集秫秸,还要到荒凉的野地或树林子里中考美文欣赏,用铁丝耙子划拉杂草、落叶、树枝……母亲说,不抢烧柴,用什么做饭吃?!于是,我再累也得挺着夏文成散文。
1970年,我做了民办教师夏文成散文,但打柴依然是我极重要的职责。1976年,我被调入县人民广播站做编辑工作。1979年人民日报散文60篇,又被调入县委办公室做秘书工作。此时摘抄美文1000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虽然我进了城,但“柴火”的事依然很重要夏文成散文。那时,北票矿务局每年秋季会给县机关一批煤票,国庆节后县直机关各部门都各自联系大卡车,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到煤场装上煤泥摘抄美文1000字,再逐一送到每家门口夏文成散文。能分到一两吨煤泥用于过冬摘抄美文1000字,也是一种令社会羡慕的福利。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84年。我们听说外地已经开始用液化气烧饭了夏文成散文。果然,没过多久,罐装的石油液化气就进入了北票的许多家庭,部分居民还用上了管道输送到户的天然气。1986年人民日报散文60篇,北票中心城区实现了冬季取暖集中供热。渐渐地,电力不足问题得以解决中考美文欣赏,用电代替“柴火”做饭和取暖,更加环保方便中考美文欣赏人民日报散文60篇。
回首40年的经历人民日报散文60篇,仅从每个家庭每天都不能缺少的“柴火”的变迁中,我们就感受到了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如今,旧时的“柴火”已成了备受呵护的宝贵资源。习总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人民日报散文60篇,将使老百姓安享和谐自然的“绿水青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