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散文集短篇美文200字

  • 2023-09-19
  • John Dowson

  她就是刘远静,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羊精美散文集,这些羊可是他们家的宝贝,也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精美散文集短篇美文200字

  她就是刘远静,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羊精美散文集,这些羊可是他们家的宝贝,也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给家里放羊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刘远静并没有感到这是件苦差事,相反她觉得放羊的时间对她来说更宝贵,趁着羊吃草的时候,她可以多读一会书。

  刘远静是遵义市湄潭县流水二小五年级学生,因为上学比别的孩子迟两年,所以她格外的用功。她是刘远静的奶奶,说起孙女,她很满意,她说孙女的学习她从来都不用多操心。

  除了给家里放羊,刘远静还要帮奶奶做饭,削土豆皮对于她来说再也熟悉不过了,从四岁起她就开始帮奶奶。烧火、打水、拣柴火,她样样都能干。

  今天奶奶不知道说了什么,刘远静蹲在灶台前却哭了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是什么事让她这么不开心呢?

  孙女反对退学是奶奶早就料想到的,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孙女反对了。刘远静的奶奶告诉记者,由于住在山区,每年靠种庄稼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原本想让刘远静退学能帮家里干点农活,现在看来只能放弃了短篇美文200字。

  刘远静和10岁的妹妹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他们的父母亲在10年前就去广州打了。爷爷奶奶虽然能让刘远静姊妹俩吃饱穿暖,但再也没有更多的钱投入到他们的学习上了。

  刘远静从来都没有让爷爷奶奶给她买过一本课外读物,那么刘远静平常是在哪看课外读物呢?刘远静所说的图书室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到了她所就读的流水二小。这就是刘远静所说的图实室,这个图书室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只有20几本书,到了2006年9月份学校才接到了第一批捐赠图书。

  张老师是这个爱心图书室的管理员,也是这个爱心图书室的发起者,刘远静每次就是从这个爱心图书室里借阅图书。张老师告诉记者,起初他收集的一些图书有的根本不适合孩子阅读精美散文集。即便是这样,孩子们对这些书也是充满了好奇,这就是当年孩子们阅读图书的情景。

  渐渐地,学校接受外边捐赠的图书多了。张老师说这些书都来之不易,为了能把这些书管理好用好,学生借出的每一本书都有详细的记录。

  孩子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课外读物呢?当地教育部门也给流水二小配发了图书,但是这些图书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流水二小共有学生310名,按照教育部人均15册的课外读指导要求,流水二小应该有课外读物4600册。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短篇美文200字,学校目前人均课外读物还不到5册,缺口将近3000册。

  课外读物的匮乏和图书更新缓慢,让更多的孩子无法看到他们想看的课外读物。在我国农村偏远地区,一般经济相对贫困的家庭对孩子上学的投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记者在贵州、湖南、江西、重庆等地进行了调查采访精美散文集。

  在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黄海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女孩,她是沿溪完小五年级学生,只要有时间她就拿着书去读。她的父母告诉记者,满墙的奖状都是女儿拿回来的,但他们一直很内疚,女儿喜欢的一些课外读物到现在他们都没买着。

  这是黄海云收藏的图书,这么多图书里只有一本是妈妈给她买的精美散文集,的都是妈妈从别人那里搜集来的。

  同样黄乐也是沿溪镇完小的五年级学生,她现在和妈妈、外婆住在一起,父母离异,为了养活一家人,妈妈不断地外出打工。

  黄乐最喜欢画画,家里到处能看见她的画,她说自己长大了以后想当个画家。然而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她从不敢张口向妈妈买一些绘画方面的书。

  孙莉莉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四小四年级学生,这本字典是舅舅家的姐姐留给她用的,虽然有些旧但还能用得着,很多不认识的字孙莉莉就是用它来查找的。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农村孩子终生,同时也让很多家庭减轻了负担。但是经济的欠发达,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农村家庭很少或者不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孩子要读课外书只能靠学校的图书室。

  在调查中得知,我国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很多中小学校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学校图书里的图书种类单一,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

  2005年8月,“图书传递工程”诞生了,把城市孩子闲置的课外读物收集起来,送到西部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校去,让那里的孩子有了更多的课外读物。

  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我们图书传递工程的足迹从北京到内蒙古包头;从济南到黄河源头玛多县;从北京到江西安远;从重庆市到石柱县;从河南到内蒙古赤峰;从北京四川到湘西龙山;从四川绵阳德阳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从天津到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从北京到河南西华县;从济南到青海化隆县;从宁波到贵州黔东南,贵州黔西南;从北京道山西平顺县。图书传递工程向我国偏远农村捐赠图书900万册,援建了900个爱心图书室,近200万乡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贫困山区中小学校的图书室里有了城市孩子捐来的书,这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阅读需求,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变成了可能。而在城市,孩子们把自己闲置多年的课外读物捐出来,送到了贫困山区去,图书传递工程让城市和乡村的孩子有了沟通的桥梁。

  图书传递工程得到了城市老师和学生的全力支持,同时随着活动的深入,全国各大媒体也进行了深入报道,图书传递工程倡导节约与爱心的理念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着一些社会公益团体的加入,图书传递工程迅速地在全国展开。

  2009年图书传递工程组委会再次启程,联合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在广州募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100万册,分别为遵义、红岩村、井冈山、南昌、浏阳送去20万册图书,像刘远静、黄乐、黄海云他们很快就能看到他们喜欢的课外读物了。

  图书传递工程一在广州开展,就得到了广州市大中小学校的全力支持,也得到了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助,他们听说“图书传递工程”走进老区的活动后,就发动员工捐赠图书和学生用品。

  听说图书传递工程要为遵义市湄潭县送来20万册学生的课外读物,湄潭县湄江四小早早就准备好了图书室,孩子们盼望着这些图书能早日能到达他们的学校。

  刘远静也很激动短篇美文200字,她说今后自己和同学们不用再没有课外读物而发愁了,她要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送给广州的小朋友,那么刘远静到底准备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

  在“图书传递工程”组委会的邀请下,刘远静和湄潭县湄江四小的孙莉莉同学一起去广州,她们将见证广州100万册图书分别送往浏阳、重庆、南昌、井冈山和遵义公益活动。去广州前刘远静希望通过我们的镜头唱一首歌来表达她喜悦的心情。

  您看,一本书,对于身处城市的你我来说,可以说不算什么短篇美文200字,但是,对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啊。把城市的学生读过的,还八成新的课外读物收集起来,送给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不仅可以让乡村孩子不再为缺少课外读物而发愁,而且,节约资源,符合时下倡导的低碳生活。如果,您想帮助乡村的孩子们短篇美文200字,如果您手头有闲置的书籍短篇美文200字,欢迎您加入到我们图书传递工程中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