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靖)昨日,波兰人Voytek Szpakowski像往常一样在郑州市农业路上的“老外面包房”里工作了一整天,不同的是,这一天正是他26岁的生日
本报讯(记者 陈靖)昨日,波兰人Voytek Szpakowski像往常一样在郑州市农业路上的“老外面包房”里工作了一整天,不同的是,这一天正是他26岁的生日。“老外面包房”是他自己开的,已经开业半年多了,如今他已经有了两个店。“这两个店生意都还不错!郑州是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Voytek Szpakowski笑着说。Voytek Szpakowski来到郑州后给自己起了个“有气势”的中国名字:“屠夫”。对自己在郑州淘金的未来,“屠夫”充满着美好的期待。
澳大利亚人开的西餐厅、韩国人开的理发店……漫步郑州街头,一些外国人开的各种小店不经意间出现在郑州人的身边,和麦当劳一样,成为郑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郑州对外交流的增多,开放的郑州进入了许多外国人的视野。在黄河路上开理发店的韩国理发师金春洛说:“在韩国,许多人都知道郑州立冬随笔美文,知道热情好客的中原人美文佳作是什么意思。”丰厚的中原文化和热情好客的郑州人引来了许多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来到这片热土投资兴业,其中不仅有巨商大贾,还有很多的普通外国人到这里,他们把郑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像普通郑州人一样做起了小生意,和郑州融为一体。据郑州市商务局统计,近年新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逐年增长,2004年为108家,2005年为118家,去年新批了135家,其中投资2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就有31家,占了23%,其中还不包括像面包房、理发店之类的“老外个体户”。
“今后老外到咱这里做小生意的可能会更多了!”市商务局的工作人员高兴地告诉记者,“参照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管理办法,今年对商贸公司放开了,以前在商务部才能审批,如今在省里就能审批了,这样外资中小企业在我市就会更多。”
波兰人“屠夫”开面包店、澳大利亚人开的西餐厅、韩国人开的理发店……2007年漫步郑州街头,一些外国人开的各种小店不经意间出现在郑州人的身边,和全球经营的麦当劳一样,成为郑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我感觉到,这已经不是单个的事情,而是一种现象立冬随笔美文,归纳一下,就是老外现在在郑州已经不是像过去都是个别引资过来的大企业家,一些普普通通的外国小市民群体也来到郑州做起了小本生意。
“商都”是郑州的代名词,商文化是丰厚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既有3600年前商代的缩影,也有解放后二七商战、二七商圈的“商业”色彩。而《老外瞄上郑州小本生意》,运用独特的视角,反弹琵琶,以来郑投资大生意的老外已经不足为奇,来郑经商小本生意的外国人逐渐增多这一现象为切入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郑州作为“商都”的时尚、现代性,也充分体现出中原腹地的包容与博大。体现出 “四两拨千斤”的敏锐与智慧。所写的事情小、比较平凡、不起眼,引不起大家的注意,但却能反映出重大主题,有强烈的针对性、普遍性。此文获得2007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 李洪太 简薇薇 安群英)昨晚,中秋夜。清风、明月,温情洋溢。一场特别的“老邻居中秋团圆赏月会”在二七区的陇海大院举行。7时整,“赏月会”的主角高新海在一大群邻居的簇拥下,身着红衣坐着轮椅来到会场,用他的自信和乐观向人们展示着坚强。
高新海今年57岁,是陇海大院社区的普通居民。1976年,他在下乡插队时突患急病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而不幸却接踵而来,先是二哥因病去世,不久母亲患上直肠癌,接着,大哥也患病肺部作了切除手术,几年前,年迈的父亲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命运,对于高新海来说,是如此的不幸。
但高新海又是幸运的。32年来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端屎端尿、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排便不畅时,会有人不嫌脏臭用手帮他解除痛苦。
这个爱心群体的主要构成是高新海当年的老同学、老邻居以及下乡时的“插友”们。32年过去,一些老邻居已经调离搬迁,仍然抽空过来看他,同时又有新邻居接过爱的接力棒;有的年纪大了,背不动了,抱不动了,又有晚辈继续背他抱他。在高新海的床头,张贴着办事处和社区几位领导的手机号码。一马路办事处主任王笑梅告诉我们,只要他一个电话,马上就会有人赶到他的身边——风雨无阻。无怨无悔的付出已经成为大家无需号召的自觉行动,邻里和谐、友爱互助构成陇海大院弥足珍贵的社区文化。
32年爱的积淀,转化为高新海自强自爱、乐观向上的生命阳光。每个初次见到他的人,都会惊异于他那开朗的笑容、欢快的笑声。谈起这些往事,高新海总是动情地说:“我家缺钱缺人就是不缺关爱,生活在陇海大院,是我一生的幸运。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关爱,我咋能不微笑着过日子?”
在以团圆为主题的赏月会上,老高又和天天在心里念叨的“老扁”、“小毛”、“常三儿”等13位哥儿们姐儿们再度相聚。这些善良厚道的人们说出的话依然那么质朴无华:“没啥,没啥,都是打小一块儿长大的邻居,伸把手帮帮他,真的没啥。”专程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二七区委领导也被眼前的场面所感动,现场将“文明楼院”的牌匾授予陇海大院社区,以表彰这个爱心群体长期以来的文明善举,并希望更多的社区居民关心残疾人,帮助困难家庭,共享和谐美好生活。
陇海大院的爱心故事经过本报报道,在坊间流传,走进市民心中。陇海大院成为郑州市精神文明的一张名片,散发着爱的芬芳。
32年的诸多不幸没有击垮残疾人高新海。亲人、朋友、邻居,还有党和政府无声的关爱,化作生命的支撑,为高新海在坎坷的人生岁月中注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一个并无血缘关系、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32年无怨无悔地照顾一个残疾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传承。陇海大院以一个道德集体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中原精神的道德丰碑。
陇海大院的爱心群体和他们的爱心故事,揭示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在民间的自然绵延。它使人们认识到,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实就是要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在日常的具体生活中来完成,“邻里和谐、友爱互助、扶危帮困、乐观向上”为主要内容的陇海大院精神被广为传颂。人们从陇海大院更多地了解郑州,了解中原文化,陇海大院成为外界认识郑州的又一张精神名片。
陇海大院爱心群体体现了河南人忠厚善良、友爱互助的优秀品质,让大家认识到“当好人,做好事,这就是精神文明,和谐社会”。
本报讯(记者 陈锋 成燕 通讯员 崔蕾蕾)“两年时间,终于把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拿下来了,我们没有辜负总的嘱托。”昨日,看到总的祝贺批示,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王永强和工友们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激动。
总的批示,把王永强和所有郑煤机人带回到两年前那个特殊而重要的日子:2007年5月1日,总到郑煤机视察,听到公司董事长焦承尧说企业已实现液压支架绝大多数零部件的国产化,只有电液控制系统还依赖进口时,总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想办法把电液控制系统攻关下来美文佳作是什么意思!”
总的嘱托,深深印在了在场人员和所有郑煤机人的心里。郑煤机人清楚,电液控制是液压支架的中枢指挥系统,被称为液压支架的“大脑”。这样的核心部件掌握在别人手里,未来发展必然受制于人。
当年6月,郑煤机就组建了液压工程中心,选拔高精尖人才、投入5000万元对电液控制系统进行国产化攻关。省委徐光春、省长郭庚茂也十分关注项目进展,省、市先后拨出1100万元予以重点支持。
在攻克电子仪器防爆美文佳作是什么意思、防燃等多项技术难题后,2007年12月,郑煤机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液控制系统样机在液压支架上调试。该系统不但可以遥感、成排成组调控液压支架,还能让液压支架根据现场情况自动调整自己的位置和状态。2008年3月,他们又把关键零部件分送国家试验检测中心。目前,已有30套电液控制系统进行井下实验,部分性能优于国际水平。
手拿着总的批示,身为液压工程中心主任的王永强说:“我们将牢记总的鼓励,尽快实现电液控制系统的产业化,为民族工业的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在灿若星河的新闻事件中,重大新闻题材就像那颗最大最亮的星可遇不可求,机遇稍纵即逝。甚至有老前辈说,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是要碰运气的,遇到好素材一定要做成好新闻。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郑州成功造出液压支架“大脑”》一稿的采写,让我对这一说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009年9月16日,我们得知,郑煤机攻克下了世界最高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技术难题。经过收集资料我们了解到,2007年5月1日,总到郑煤机视察,叮嘱负责人一定要想办法把电液控制系统攻关下来后。这次郑煤机的科技攻关获得重大突破,受到总批示。这一事件题材重大,影响深远,应该是一个可以获新闻奖的重大题材。我们立即赶赴郑煤机生产车间立冬随笔美文,与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聊天,通过鲜活的细节还原这一跨时两年多的重要事件,详细了解这一重大科技成果的攻关过程和郑煤机人牢记总的嘱托全力攻关的感人过程。当晚赶写了700余字的消息,从标题到行文,与值班总编刘春兰、编辑中心主任谭文国反复商量,逐字逐句精心雕琢,于次日在一版报眼位置,刊发了独家新闻《郑州成功造出液压支架“大脑”》,生动再现了郑煤机人两年完成重大科技攻关的全过程,揭示了从“郑州制造”到“郑州创造”的历史性飞跃。稿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全市工业、科技战线干部职工倍感振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