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媒体时代,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图像信息接受方式,成为影响用户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模式的重要传播形态
摘 要:全媒体时代,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图像信息接受方式,成为影响用户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模式的重要传播形态。本文结合短视频《呼点》的创作实践,从碎片化、情感化、个性化三个方面,分析该片在短视频叙事方面的成功之处,思考研究军事短视频在叙事方面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全媒体时代,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图像信息接受方式,成为影响用户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模式的重要传播形态。2022年6月,由部队工作部宣传局和人民网·人民数据联合出品的网络短视频《呼点》,一经上线便引发全网关注,军内外权威媒体纷纷转发短片情感文章,一周之内该视频在各大新媒体平台累计点击量破百万。结合《呼点》的创作实践,本文从碎片化、情感化、个性化三个方面,分析该短视频叙事方面的成功之处,思考研究军事短视频在叙事方面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呼点》在叙事中以细节代替宏大,具有内容剪辑碎片化、素材选取细节化和符号编排策略化三个突出特征。
透过叙事学框架,细品《呼点》的文本,我们发现《呼点》时长仅为5分21秒,符合短视频体裁的时间要求电台主播情感文本。该宣传片的叙事框架可概括为“追忆历史—描述当下—憧憬未来”,在内容寓意上可分为“讲故事”和“讲情感”两个部分。“讲故事”部分采用微观场景展示的方式,在3分钟内讲述伍保卫、伍为民和伍忠诚一家三代从军,伍为民在抗震救灾中牺牲,伍忠诚接力前行的感人故事;“讲情感”部分采用部队呼点的形式文章素材,拼接短小精悍、节奏鲜明、信息密度高的镜头,适配短视频传播风格,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收获一斑而窥的体验。
和其他军事短视频不同的是,《呼点》为适应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大胆进行非线性叙事的尝试。《呼点》对视频素材进行集约化加工,进一步整合细节信息,让内容更精致、主题更集中,力争达到最佳观看效果。比如,该片采用蒙太奇的图像叙事手法,不惜笔墨对伍为民为营救被困群众,毫不犹豫纵身一跃的镜头进行细节展现,最大限度保留观众感同身受的场景。与此同时,《呼点》用视频场景传递出抗震救灾的现场感,极大增加了宏大主题叙事中的军事短视频传播的真情实感,让观众受到触动,引起共鸣。
虽然《呼点》和其他军事短视同样采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结合的符号系统,但在符号取舍方面则是采取“少即是多”“以小见大”的编排策略,注重将历史和现实、文字与图像、语言与非语言进行融合,让符号背后的明示和暗示的含义产生化学反应,增强观众内心感受,使得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该短视频开篇选用伍家老照片进行图像符号展示,配以“警卫开国大典1949年10月”“抗美援朝合影留念 1952年12月”“部队重新组建合影留念”等画面文字,辅之以富有节奏感的温柔钢琴乐,既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又串珍珠般介绍部队的前世今生,向观众展示了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热血形象。
军事短视频的主要目的是将军队的历史和现实加以真实地展现,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加深对部队的认知。《呼点》采用感性为主、理性为辅的模式,既用真情实感吸引观众,用情节嵌套泪点,满足观众情感需求;又以理性思维进行叙述,建构全方位的情感,巩固观众的认知记忆,极大提高了军事短视频的感染力。比如,《呼点》在描述伍忠诚参军入伍时,用回忆的方式再现爷爷伍保卫回忆伍忠诚父亲伍为民牺牲的过程,展现其虽不舍孙子伍忠诚参军离己而去,但又决心鼓励其参军入伍的复杂情感。在父子、爷孙血浓于水的亲情表达和忠诚于党文章素材、参军报国的理性表达下,该短视频抽丝剥茧,将复杂情感关系理清,进一步引导了观众情感变化。
《呼点》采用历史为经、现实为纬,经纬编织表现的情感叙事方法,以图像和时间为基础电台主播情感文本,实现了对平行空间影像的交错。对时空要素的符号化,打通了历史与现实情感链接,提高了短视频在情感叙事方面的厚重感。该短视频在叙述伍忠诚随特战分队执行任务、不顾安危保护人质的过程中,交叉使用其父亲伍为民在抗震救灾中救援受灾群众的镜头画面,同是扣人心弦的纵身一跃,同是躺在担架上的被救助的群众,却发生在不同时空短片情感文章。在时空交错中,《呼点》将部队传承优良传统串联起来,实现了内外精神场域、历史现实的结合,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避免了传统线性情感叙事表达的割裂,以及刻意煽情带来的虚假。
《呼点》以微观叙述和平民化身份,聚焦个体和场景,充分强调个人视角,大胆开展独立叙事,以体验代替灌输。
短视频中的叙事视角影响着叙事内容和文本的呈现,对观众的价值观也在进行着重塑。《呼点》采用个人与第三视角交叉的方式,对叙事的故事情节进行循环叠进式推进,实现了人物与叙述者的身份合一,提高了短视频叙事的亲切感和真实性。在《呼点》中,呼点这个部队的日常仪式既是该短视频的线索,又是个人与第三视角相互切换的枢纽。在以个人视角对一家三代参军报国的感人故事进行叙述后,该片用第三视角选取了部队国宾护卫队、反恐尖刀中队、猎鹰突击队和飞行梯队执行日常任务的视频,还选取交通救援队和抗疫医疗队执行突发任务的片段,通过他们的行动电台主播情感文本、言语、情感,全方位、多视角建构观众对人民军队形象的认同。
全媒体时代,军事短视频的制作既要尊重大众文化的理念,也要突出在主旋律文化中,进行个性化表达的特点。《呼点》尊重了“以人为媒”“以人为本”的新媒体传播原则。在叙事方式调整上,形成个体叙事为主、场景化处理为辅,用人物、事实、情感来讲故事的独特风格,增强了短视频的观赏性和传播力。比如,伍忠诚离家前,爷爷伍保卫送给他的红色五角星既表达了骨肉至亲的关心,又体现了人民军队红色血脉的传承。又如,在执行危险任务前,伍忠诚紧攥父亲伍为民的照片,既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又体现了他继承父亲遗志,守卫祖国和人民安宁的勇敢担当。《呼点》坚持“以人为媒”“以人为本”的传播观念,提高了传播质效。
短视频被称为“快餐文化”,当具有主旋律底蕴的叙事模式由短平快的载体传播时,如何让观众对传播内容有长久印象并受影响,成为短视频制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呼点》给出了这样的思路:将情感融入生活故事,用温馨的细节描绘日常生活。真实的情感最珍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亲敬老、团结友爱等优良传统让观众深有同感。“军人是人,英雄也是人”文章素材,军人和普通人一样,也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之中。《呼点》通过对伍保卫、伍为民和伍忠诚三代军人报效祖国的人物形像,借助情感话题进行生活化叙事,巧妙地让观众在观看中记住并认可该短视频所传达的情感与价值观,实现了叙述者与受叙者的情感共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