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乡村》一书是潘鲁生老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行走乡村、探访民艺、观察民生的思考与调研集结
《美在乡村》一书是潘鲁生老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行走乡村、探访民艺、观察民生的思考与调研集结。潘老师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乡村文明、民间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本书在社会变迁的新语境之下,以研究的眼光对民间文化生态、农村文化生存状态、乡风文明等问题作出了讨论与建议。
本书整体视觉策划及设计由陈楠老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此次书籍整体设计的重点在于: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寻求一种更好的阅读体验与视觉逻辑线索。最终选择了信息可视化的方法为书籍原有的阅读体例增加了生动清晰的呈现,加强了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引导设计。
•2017年10月18日,习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高度,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继而2018年1月2日,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潘鲁生老师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以“使文化成为乡村的凝聚力、生产力和驱动力”为出发点,在2018年中提出“关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提案”。事实上,潘老师数十年来走乡村、进田野、探访农民,承担着“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等几项国家重大研究课题,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的观察、研究和保护实践。
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艺术学博士。
系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文化名家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设计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美在乡村》是潘鲁生老师近年来关于乡村文化与民生发展的思考与调研结集,记录了行走乡村探访民艺的见闻、对民艺文化乡土的深度观察,回顾梳理了对乡村文化发展的认识和建议。书中,潘老师带着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关切,抓住我国乡土社会本质,以“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为驱动力,追本溯源的同时着眼社会变迁的新语境,结合一线民艺田野调研收集到的宝贵资料,从文化生态、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的意义上关注乡村、认识乡村、探寻乡村的内生动力,通过整理民间手工艺、农民画、乡村村落风貌、风土人情等具体的“乡村之美”,进而探讨乡村文化之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存在意义、其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我们面对乡村时抱持的美学态度及文化乡愁中国十大文学家排名。
•陈楠老师受邀担任《美在乡村》一书的整体设计工作。在接到设计任务之初,陈老师没有急于动笔,而是深入的阅读了书籍的内容,思考通过何种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阅读体验中国文学杂志排名,更好的呈现本书巨大的信息量中国文学杂志排名。最终确定通过地图定位与色谱规划等视觉可视化作为设计方法建构视觉逻辑。
•田野调查是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工作中国十大文学家排名,书籍设计充分考虑和尊重潘鲁生老师调研资料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利用地图来表现调研足迹,并对具体调研对象进行系统梳理。在视觉上考虑到直观及美观,通过概括的几何形和线条对信息做出归纳和引导,对地图和版面空间的整体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力图在精准呈现大量信息的同时做到密而不乱。
•完整地图作为拉页装订于书籍内页,依据阅读时人视线的移动习惯,从左至右依次拉开,地图随拉动和视线移动过程逐渐展示完整,时间与空间在此进行交互。同时,以此调研地图为线索,在每一小节内容的起始页同样以几何、线条的形式标注出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地图局部,修剪繁杂分支,保留相关内容,带领读者快速定位。由此,利用读者阅读习惯、考虑读者阅读需求,实现对读者阅读行为的规划设计。
•为了体现足迹定位的差异,信息图标里的定位点建立了专门的色谱,地图标注的颜色皆选自传统年画色彩,这不仅从色彩上营造了传统吉庆的氛围,更呼应了以民俗、民艺等乡土文化为主题的调研内容。同时,每种颜色作为信息的分类标签和指示工具,在装饰之外被赋予了功能。
•《美在乡村》的封面设计以“收集”为理念,将潘鲁生老师在全国各地区调研中收集到的民艺和乡村风貌的图像资料片段参差排列,以类似集邮的抽象视觉形式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也是将遍及全国的调研工作视作收集的过程,体现对工作成果的珍视。同时,以地图中的导向性几何图形作为足迹的抽象符号,散落装饰于封面空间,突出“足迹”这一意象。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乡村及乡村文化经历着冲击与剧变。面对乡村“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文化生态、文化传承中国十大文学家排名、文化发展的意义上去关注乡村、认识乡村、探寻乡村的内生动力,进而求解乡村的问题中国十大文学家排名。在本章中,潘鲁生老师针对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文化问题,讨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意义,提出关于加强文化乡村建设、乡村精神构建及民间文艺生态修复的建议,整理了关于乡村文艺扶贫、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乡村发展、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设及中国乡村设计命题的调研成果,并在本章最后提出培育乡村文化产业的“六大集群”概念。
•传统村落作为续存文明记忆的标本,刻录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图谱和文化复兴的希望,需要在文化冲击的大背景下得到必要的保留和延续。在本章节中,潘鲁生老师依据近二十年来以传统村落为焦点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与保护实践经验,阐述了关于传统村落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修复需注意的问题,并就健全相关法制体系、保护传统村落、保障村民权益、村落营造技艺的创新与传承、村落文化景观的维持与建设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
•“手艺农村”是潘鲁生老师近二十年来一直研究推进的一个命题,这既是对民艺研究的发现和聚焦,也是对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现状的追踪和调研,在此过程中发现城镇化进程中手艺产业与中国乡村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的现实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潘老师针对创意经济布局中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与发展、手工艺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路径等问题作出了讨论中国文学杂志排名,强调传统手工艺的去向是成熟的生活样态,而不只是进博物馆,在对其保护、传承、创新、衍生展开研究与实践中,续写传统造物文脉,振兴工艺、振兴乡村。
•潘鲁生老师自1987年起一直关注着农民画的演变与发展,在本章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金山、秀洲、巨野、日照、户县、东丰、岭南、平坡、舞阳几地农民画的访谈、观摩与分析,剖析了农民画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揭示在图式、色彩、内容的背后、在有形的场景深处是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希望。并指出农民画对于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有着多层次的推动作用。
•这一章从潘鲁生老师对于儿时的记忆、对故乡的情怀入手,试图以研究的眼光探寻民间玩具、家乡美食、不同去拍的戏曲和老家的历史文化等,品味乡愁、梳理记忆,回归文化根源,以此表达对于家乡风土人情、乡村生活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归属感。
•每一次设计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此次《美在乡村》的信息设计同样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书中附着了我国地图图形,依国家地图审核规定,在书籍出版前需要有关部门对地图中的国界、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地名等的规范性、完整性、保密性等进行严密审核,与地图测绘局不断的沟通和对地图细节的不断修正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同时,由于内容庞杂,如何梳理和排布信息,将阅读内容一一对应,使之在地图上明晰地呈现,让信息可视化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整理,而非使复杂信息显得更加缭乱,也是本设计过程中不断考虑的因素。
•此外,潘鲁生老师的调研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调研地图也在不断增加新的足迹。可以说,从对乡土文化的调研和保护工作到调研地图的视觉呈现,既是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与时间的合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
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融合,首倡“格律设计论”,提出“格物致知行合一”的设计理念,推动设计哲学与研究型设计教学与实践。著述《汉字的》《格律设计·汉字艺术设计观》等二十余部、论文数十篇。中国古文字艺术设计研究者,首款甲骨文和章草设计字库设计者中国十大文学家排名。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演进的趋势下,作为农业文明载体的乡村经历着冲击与嬗变。而正如潘鲁生老师所言,乡村是一片文化的乡土,社会变迁的脚步越快,我们越需要文化的根基和土壤,从乡土中寻找源头并弥补快速迭变中产生的匮乏和缺失。这与陈楠老师一直以来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关注、推广和创新理念高度契合。
•如今,《美在乡村》终于付梓,让我们得以领悟潘鲁生老师多年来对民间文化生态、农村文化生存状态、乡风文明等问题的调研与思考成果,而有了陈楠老师精心策划的设计加持,相信读者通过此书可以充分感受到乡村之美,进而关注乡村、关注乡土、关注乡土文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