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文学浪漫主义日本文学作品推荐

  • 2023-08-08
  • John Dowson

  作为“文学轻骑兵”,报告文学因其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等特征,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军军事新闻传播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芥川文学浪漫主义日本文学作品推荐

  作为“文学轻骑兵”,报告文学因其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等特征,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军军事新闻传播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如魏巍同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一篇来自朝鲜前线的战争经典作品,它的影响持久不衰,成为讲好军旅故事的典范。新时代为军旅文学尤其是军旅报告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日本文学作品推荐,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紧贴强军兴军伟大实践、聚焦备战打仗、服务战斗力建设,创作出更多鼓舞军心士气的优质作品,为提高军事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积极作用,是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本期我们约请在军旅报告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军事新闻工作者,探讨全媒体时代军旅报告文学的时代担当,以期能给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和军事记者提供借鉴启示。

  摘 要:军事训练是军队在非作战情况下的主要实践活动,理所当然应成为军事记者的报道对象和作家的写作题材。写好训练题材报告文学芥川文学浪漫主义,要写人,不可陷入过程;要写思想,不可一味写厮杀;要写矛盾,不可平铺直叙。同时,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还要注重提高自身修养。

  军事训练是军队在非作战情况下的主要实践活动,理所当然应成为记者的报道对象和作家的写作题材。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人因为感到军事训练题材的作品不好写而退避三舍,所以写训练题材报道的记者少,写训练题材的作家少。在军旅报告文学作家中,我是写训练题材较多的,我的思考可概括主要为“三要三不可”:

  文学就是人学。这句话人人会说,写小说也都会遵循,但一写训练、作战以及科研的报告文学,却往往会陷入到过程的叙述当中,通篇见事不见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有人误以为训练题材的报告文学是写事而非写人。出发点一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首先必须明确:训练题材的报告文学也是人学,也要写人,也要成功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只是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而已。是否冲着人去写,关系作品的成败。

  我写的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与钱钢合作的《“蓝军司令”》(载《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8期),是典型的训练题材。本来《解放军文艺》编辑部是约钱钢来写的,没我什么事,但因为“蓝军司令”王聚生的新闻报道都是我写的,钱钢没有参与。当时我俩都是解放军报社驻南京记者站记者,于是钱钢向编辑部提出与我合作,得到首肯。可我俩刚到部队做完补充采访,时任解放军报社记者处处长宋琼到了安徽凤阳,通知我们赶去与他一起采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通讯。凤阳被誉为农村改革的先锋,媒体争先报道,一时炙手可热。我俩既要按时完成《解放军文艺》的约稿,又要采写凤阳的新闻,陷入两难。宋琼处长便让我俩留一人陪他,另一人回南京赶写报告文学初稿。因为我过去没有写过报告文学,想让钱钢回南京,而钱钢以对训练不熟悉为由,硬要我回去先写初稿。当时我对报告文学写作还一窍不通,怎么写初稿?钱钢教我两条方法:“第一,紧贴人物来写;第二,要用形象化的语言芥川文学浪漫主义。”我理解:紧贴人物就是要围绕塑造人物形象来构思来着墨;形象化的语言就是文学语言,形象是啥?看得见摸得着才叫形象,应该尽量争取句句话都有形象。我就本着这两句“真经”(当时他是随口说的,后来越来越觉得真是言简意赅)写出了初稿。钱钢从凤阳回来后对结构、段落均无改动,但在语言的形象化上对一些语句进行了加工(比如在“脸皮嫩嫩的年轻战士”中间加上了“唇上还没长出胡子的”;再如原文“敌人用什么战术?战士不会知道”,改稿在战士前面加上了“那些手上脱了茧,上长了茧的”定语),另外把原文的有关内容扩充为新的最后一节“泡泡糖是什么滋味”(基本等于加写),我们一起看了一遍便寄给《解放军文艺》了。就这篇稿子,发表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类之前身)。之所以能一炮打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塑造了“蓝军司令”这个从未有过的人物形象。这是我第一次写报告文学,算得了半个奖。这个首战的胜利使我跨入了报告文学作家的行列,给了我写作的信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前后写了20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作品。

  《“蓝军司令”》是写一个人物的,只要不是特别外行,坚持始终围绕塑造人物性格来写,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大多数训练题材的报告文学是写一次重要演习,或一个重要事件的,因为涉及的单位和人物很多,就很容易陷入过程之中,而忘记了文学要写人的宗旨。因此,越是写大演习、大事件,越要写人物。

  “跨越2014·朱日和”是原总参谋部组织的跨区实战化红蓝对抗演习,在我陆军训练史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次,如组建专业化的“蓝军旅”就是破天荒的。如果写新闻报道,只要把“跨越”演习中的诸多第一次写出来,就至少可以拿60分;但要写报告文学,如果仅仅把那些第一次写出来,而没有人物形象,就没法读,就不及格芥川文学浪漫主义。“跨越”演习是一个新闻和文学的富矿,很多人都想写报告文学,尤其是“近水楼台”的作者,但是他们或者没有写出来,或者写出来了却不成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着重写人物。我接受采写任务后芥川文学浪漫主义,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物的选择(导演部和红、蓝双方的人物都很多,不可能都写,写谁不写谁?谁主谁次?)以及对重点人物的性格挖掘上,然后用演习链条把人物串起来,让演习因人物而有趣,让人物在演习中鲜活。最后写成了《中国蓝军》的陆军篇《朱日和的呼唤》,共11章,每一章都有一个主要人物和若干个次要人物。比如其中的第4、第5两章(《“蓝军龙”遭遇“红军侯”》上、下)出版前发表在《解放军文艺》2016年第4期,标题改为《子夜突击》,写的是“跨越”演习的第一场(实验性演习),也可以说是红军旅长侯明君的特写。一个活龙活现的红军旅长在朱日和演习场上与蓝军旅长斗智斗勇,让枯燥的演习一下变得刺激不断,吸人眼球。《中国蓝军》从头到尾写的都是实战化训练,也从头到尾都在塑造人物形象。

  训练题材报告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要生动丰满,必须要有思想,人因有思想而生动,作品也因有思想而生动。这可以说是训练、作战题材有别于一般题材的一个地方。一般题材思想性差点还问题不大,训练题材没有思想性就不能成立。在某种意义上说,写训练活动就是写训练指导思想,写演习则又多了一层斗智的内容,但斗智包括在思想之中。

  在写思想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向《三国演义》学习。俗话说:“看了《三国》会用计”。这话说得是不错的。一部《三国演义》几乎都在写斗智,大到对战略形势的分析判断(如《隆中对》),小到对战术行动的预测和算计(如曹操是否走华容道等)。我们来看看几次历史上著名战役罗贯中是怎么写的:

  比如写官渡之战,直接写袁绍与曹操两军交锋的文字很少,而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两军统帅和谋士(相当于高级参谋)的斗智,把袁绍芥川文学浪漫主义、曹操日本文学作品推荐、沮授、审配、荀彧、许攸等几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再比如写赤壁之战,也是着重写孔明和周瑜的智谋,特别是用主要的篇幅描写了“七星坛诸葛借风”(虽然是难以置信的),而“三江口周瑜纵火”,即真正的战场却写得相当简约。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其说是写赤壁之战,不如说是在给诸葛亮和周瑜二人画像,是在写诸葛亮、周瑜、曹操三人如何斗智。

  训练题材报告文学的成功之作最精彩的地方往往都在阐发思想的地方。如《“蓝军司令”》有这样一段:

  “我们在训练中再也不能自打自己—用自己的战术打自己的战术了!”军长说出了王聚生憋在心里的话。他在给干部上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以往演习中的弊端。“设置的假设敌是我们想象的豆腐,不是实际存在的老虎。一突即破,一冲即上,一围即歼,四个字概括:一厢情愿!”王聚生浑身的热血沸腾了…… “打仗要选准突破口,战术训练也要选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敌军研究。有人说,在训练中如实反映敌军特点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荒唐!不了解敌人必定打败仗,打败仗的军队有什么威风?”……

  《中国蓝军》分篇写了陆、海、空、火箭军、特种兵的实战化训练,核心的思想是序言中的一句话:“没有合格的磨刀石,就磨不出锋利的刀。‘蓝军’的地位和强弱其实是一支军队的训练是否贴近实战的标志,是一支军队训练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贯穿通篇的主题和主线,对各军种的实战化训练的描述都是以此为依据的。如果不写指导思想,不写红蓝双方的斗智,就可能写成一本豆腐账,甚至可能连豆腐账都记不下去。比如,空军的金头盔之战共写了3章(17至19章)3万多字,如果陷入空中格斗之中,即使是一个状物的天才,也不可能写出3万多字,写出来也不可避免要重复啰嗦,而写思想,写斗智,就能天上地下,历史现实,纵横捭阖,波澜起伏。这不仅更符合实际,而且更能吸引读者。

  文如看山不喜平,而平铺直叙却是文章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写训练题材的作品,有的通篇水波不兴,波澜不惊,看不到矛盾冲突,像是一篇你好我好的表扬稿。

  训练中充满了矛盾,演习更是矛盾的直接冲突,作为报告文学作家,首先要通过采访、调研找到其间的矛盾,认真研究这些矛盾,然后抓住一对主要矛盾,紧紧围绕这一主要矛盾来构思并补充采访,这样采写出来的作品自然会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抓不住矛盾就没有,就没法深入采访,就动不了笔。

  《“蓝军司令”》针对的问题是假设敌太假,明知敌人是老虎,而设置的假设敌却是绵羊日本文学作品推荐。一方面我们要战胜强敌,另一方面我们却不愿意面对一个强敌,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让训练贴近实战,必须要有一个称职的假设敌,尤其是需要一个称职的“蓝军司令”。这是《“蓝军司令”》能够一捅就响的重要原因。

  与思想者往往是孤独的一样,新事物往往也是“丑小鸭”,因此,矛盾冲突大多集中体现在对新事物的态度上,训练领域也不例外。关于“蓝军”的争论从1980年新闻发表就开始了日本文学作品推荐,一直争论至今,40年了。争论从要不要有“蓝军”开始,等形成了要有“蓝军”的共识,又开始争论要不要有专业化的“蓝军”,现在还没有结论。我写《中国蓝军》,实际是用作品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正是由于争论不断,这部作品写了一年半,审了3年多,几次差点胎死腹中,与在实战化训练的许多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有关。在马拉松式的层层审查中,几乎没有审出一个事实失实的问题,其实就是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不能让人觉得只有“蓝军”厉害,而“红军”不行。这直接关系到对实战化训练的态度,这给作者增加了写作难度,最终,经过反复修改,通过审核。

  因为报告文学具有新闻的属性,报告的事物形态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所以不能像写小说那样等历史沉淀下来后再写。不管你如何保持客观公正,只要你写新事物,就有可能站到了保守思想的对立面,就免不了得罪一些人。所以,我一直认为报告文学作家是要有点担当精神的,有点家国情怀的。

  我的一些作品在写作前是做好了被骂甚至被追究责任的准备的。《“蓝军司令”》的新闻发表后,军区派了一个以军训部副部长为组长的工作组来核查,对文中每一句话都不放过。比如文中说他“剪贴资料,汇集成册”,就得把剪贴本一本一本给拿出来;说他写了多少本学习笔记,得一本一本找出来看……幸亏落笔严谨,否则,即使找到一句失实的话,就足以将“蓝军司令”一棍子打死。但在客观上,我非常感谢这个核查组,就因为他们如实向南京军区报告后,才兴起了“‘蓝军司令’热”。

  《好梦将圆时》(载《解放军文艺》1993年第3期,获新中国60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是写陆海空三军在现代化装备真的到来时,如何从不适应到适应的。刚接装时,部队出的种种“洋相”出乎人的想象,充分体现出人员素质与现代化装备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最后的结局比较,但谁也不愿意你写他出“洋相”的事,要写就可能得罪人。明知如实写出是费力不讨好,但为了澄清“我军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主要在武器装备上,人员的素质是较高的”这种带普遍性的糊涂认识,引导部队加强现代科技的学习,做到“人才等装备”,就得实话实说。

  写好军旅报告文学,除了我上面概括的“三要三不可”,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还要注重提高自身修养。所谓文无定法,文章的作法是好学的,但学再多的文章作法也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因为文章说到底是作者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法其实是次要问题。训练题材的报告文学比一般题材更考验作者的综合素质。所以,要写好训练,平时就应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我的体会:第一要学点古今中外的军事史,这有利于打开思路,阐发思想,作品缺史就缺厚度,就没有纵深感;第二要学点军事理论,包括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代兵法以及中外的现代军事论著(文),报告文学不是论文,但没有理论支撑就显得漂浮而缺少沉稳感,没有深度;第三要学点现代科技知识,战术的变化是由武器装备的变化所决定的,而武器装备的优劣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对现代科技麻木的人不是真正的军人,同理,一个科盲作家写不出好的训练题材的报告文学;第四是要及时了解世界上最新的军事新闻和科技新闻,一条重要的科技新闻往往预示着博弈各方力量对比的改变,一条重要的军事新闻直接表明敌我态势的变化,作家的视野决定作品的气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