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对写作的钻研愈加深入,我开始喜欢上研究名家的写作方法
随着我对写作的钻研愈加深入,我开始喜欢上研究名家的写作方法。某种程度上,中外名家的写作方法,虽然与今天的自媒体写作有些脱节,
我计划做一件事:把中外名家的写作方法搜集起来,经过精心筛选,提取出对我们今天自媒体写作依然有帮助、有启发的写作方法,分享给大家。
我从小好舞笔弄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虽然我从来没有敢妄想成为什么文学家,可是积习难除经典励志文章大全,一遇机缘,就想拿起笔来写点什么,积之既久,数量已相当可观。
我曾经出过三本集子:《朗润集》《天竺心影》《季羡林选集》(香港),也没能把我所写的这一方面的文章全部收进去。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建议我把所有这方面的东西收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子。
我对于这件事不能说一点热情都没有,这样说是虚伪的,但是我的热情也不太高,有人建议收集,就收集吧。这就是这部集子产生的来源。
集子里的东西全部属于散文一类。我对于这种文体确实有所偏爱。我在《朗润集·自序》里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到现在我仍然保留原来的意见经典励志文章大全。
中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散文国家,历史长,人才多,数量大,成就高,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相比的。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可能与中国的语言有关。
中国汉语有其特别优越之处人民日报经典好文。表现手段最简短,而包含的内容最丰富。用现在的名词来说就是,使用的劳动量最小,而传递的信息量最大。
此外,在声调方面,在遣词造句方面也有一些特点,最宜于抒情、叙事。有时候可能有点朦胧,但是朦胧也自有朦胧之美。“诗无达诂”,写抒情的东西四百子美文,说得太透,反而会产生浅显之感。
记得在中学的时候,我的小伙伴们给我起过一个绰号,叫作“诗人”。我当时恐怕也写过诗,但是写得并不多,当然也不好。为什么竟成为“诗人”了呢?给我起这个绰号的那些小伙伴几乎都已作古,现在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了。其中可能包含着一个隐而不彰的信息:我一向喜欢抒情的文字。
念《古文观止》一类书的时候,真正打动了我的心的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归有光的《项脊轩记》等一类的文字,简直是百读不厌,至今还都能背诵。
我还有一个偏见,我认为,散文应该以抒情为主,叙事也必须含有抒情的成分,至于议论文,当然也不可缺,却非散文正宗了。
如果我的理解不错的话,在新中国成立前,反对写身边琐事的口号是一些进步的文艺工作者提出来的。我觉得,当时这样提是完全正确的。在激烈的斗争中,一切涣散军心、瓦解士气的文章都是不能允许的。
那时候确实有一些人想利用写身边琐事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消灭人们的斗志。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对写身边琐事是无可非议的、顺理成章的。
但是,我并不认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义正词严、疾言厉色地来反对写身边琐事散文《遇见》。到了今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已经够多的了,我们对身边琐事应该加以细致分析了。
在“”肆虐时期人民日报经典好文,甚至在那个时期以前的一段时间内,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假、大、空的文学作品,凭空捏造,很少有事实依据,根据什么“三突出”的“学说”,一个劲儿地突出、突出,突得一塌糊涂。这样做,当然谈不到什么真实的感情。
大家都承认,文学艺术的精髓在于真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内容不真实,用多么多的篇幅,写多么大的事件人民日报经典好文,什么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宇宙大事,辞藻再华丽,气派再宏大,也无济于事,也是不能感人的。文学作品到了这个地步,简直是一出悲剧。我们千万不能再走这条路了。
但是,作者的感情真挚、朴素,语言也不故意扭捏做作,因而能感动读者,甚至能让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的读者在内心深处起着共鸣。这样写身边琐事的文章能不给予很高的评价吗?
我上面列举的那许多篇古文,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呢?连近代人写的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一些文章散文《遇见》,比如鲁迅的抒情散文,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写的难道都是国家大事吗?我甚至想说,没有身边琐事,就没有真正好的散文。
所谓身边琐事,范围极广。从我上面举出的几篇古代名作来看,亲属之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亲属和朋友的生离死别,最容易使人们的感情激动。
此外,人们也随时随地都能遇到一些美好的、悲哀的经典励志文章大全、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事物,值得一写。自然景色的描绘,在古今中外的散文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读了这样的文章,我们的感情最容易触动四百子美文,我们不禁就会想到,我们自己对待亲属和朋友有一种什么感情,我们对一切善良的人、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一种什么态度。
至于写景的文章,如果写的是祖国之景,自然会启发我们热爱祖国;如果写的是自然界的风光,也会启发我们热爱大自然散文《遇见》,热爱生活。
这样的文章能净化我们的感情,陶冶我们的性灵,小中有大,小中见大散文《遇见》,平凡之中见真理,琐细之中见精神四百子美文,这样的身边琐事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大大地去写吗?
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视野也应当随之而扩大,我们的感情不应当囿于像过去那样的小圈子里,我们应当写工厂,应当写农村,应当写革新,应当写进步。
但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个人的感受,我们的灵魂往往从一些琐事触动起。国家大事当然也可以写,但是必须感情真挚。那一套假、大、空的东西,我们再也不能要了。
这就是我了解的身边琐事。收在这个集子里面的文章写的几乎都是这样的身边琐事。我的文笔可能是拙劣的,我的技巧可能是低下的。
但是,我扪心自问经典励志文章大全,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绝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
这也就是我写散文不多的原因。我决不敢说,这些都是好文章。我也决不说,这些都是垃圾散文《遇见》。如果我真认为是垃圾的话,当然应当投入垃圾箱中,拿出来灾梨祸枣,岂非存心害人?那是虚伪的谦虚,也为我所不取。
我的意思无非是说,我自己觉得这些东西对别人也许还有一点好处,其中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在《朗润集·自序》中已经谈过了,那就是,我想把新中国成立前后写的散文统统搜集在这个集子里,让读者看到我在这个巨大的分界线两旁所写的东西情调很不一样,从而默思不一样的原因而从中得到启发。
可惜我这个美好的愿望囿于编辑,未能实现。但是,我并没有死心,现在终于实现了。对我自己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
可喜之处何在呢?就在于,它说明了像我们这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不管是“高级”的,还是其他级的经典励志文章大全,思想都必须改造,而且能够改造。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
今天,人们很少再谈思想改造,好像一谈就是极“左”。但是我个人认为,思想改造还是必要的。客观世界飞速前进,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思想如果不改造,怎么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呢?这是我的经验之谈,不是空口白话。
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会从这本集子里体察出我的思想改造的痕迹四百子美文。他们会看出我在《朗润集·自序》里写的那种情况:新中国成立前看不到祖国和人民的前途,也看不到个人的前途,写东西调子低沉,情绪幽凄。
新中国成立后则逐渐充满了乐观精神,写东西调子比较响。这种细微的思想感情方面的转变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至少能证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确实有其优越之处,确实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它能让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甚至像南北极那样的变化。现在有那么一些人觉得社会主义不行了,优越性看不出来了,这个了,那个了。
细心的读者大概还可以从书中看到一种情况:新中国成立前写的文章中很有一些不习见的词,这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在这一方面四百子美文,我那时颇有一点初生犊子不怕虎的气概。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文章中,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的文章中,几乎没有什么新词了。事实上,我现在胆子越来越小,经常翻查词典;往往是心中想出一个词,如果稍有怀疑,则以词典为据;词典中没有的,决不写进文章,简直有点战战兢兢的意味了。
我不敢赞成现在有些人那种生造新词的办法,这些词看上去非常别扭。但是,在几千年汉语发展的历史上,如果一个新词也不敢造,那么汉语如何发展呢?如何进步呢?可是话又说了回来,如果每一个人都任意生造,语言岂不成了无政府主义的东西?语言岂不要大混乱吗?我现在还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上面拉拉杂杂地写了一大篇,我把自己现在所想到的和盘托了出来。所有这些想法,不管别人看上去会觉得多么离奇,甚至多么幼稚,但是,我自己却认为都是有道理的,否则我也不会写了出来。不过,我也决不强迫读者一定要认为是有道理的。
回顾五十多年的创作过程,看到自己笔下产生出来的这些所谓文章今天能够收集起来,心里不能不感到一点快慰。就算是雪泥鸿爪吧,这总是留下的一点痕迹。
过去的五十年,是世事多变的五十年。我们的民族,还有我自己,都是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这种情况在集子中约略有所反映。现在我们的国家终于拨云雾而见青天,我自己也过了古稀之年。我还没有制订去见马克思的计划。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管目前还有多少困难,总的趋向是向上的,是走向繁荣富强的。我但愿能用自己这支拙劣的笔鼓吹升平,与大家共同欣赏社会主义建设的钧天大乐散文《遇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