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作家王蒙创作70周年
今年是作家王蒙创作70周年。王蒙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热诚践行者,是中国当代文坛引领风气的创新先锋,是党的文艺事业和作协工作的杰出领导者,也是关注青年、扶掖新人的热情园丁。9月27日,由中国作协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承办的王蒙文学创作70年座谈会暨《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小说选刊》主编徐坤、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在座谈会上发言。中国作家网现将座谈会现场发言摘编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王蒙文选》1983年出版四卷,1993年出版十卷,《王蒙文存》2003年出版23卷,《王蒙文集》2014年出版45卷,202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蒙文集》50卷经典文章,而2023年出版的《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已达61卷。整四十年,从4卷到61卷的增量发生于50岁-90岁之间,王蒙先生如参加马拉松的长跑健将,作为共和国第一代作家,他跑在新中国的起始队伍中,是新时期文学的领跑者。而在新时代的文学征程上,他又不断加速度,迎来70年创作中的又一次井喷。
自2012年之后的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文化论著,王蒙创作达到巅峰状态,他从写作中获取了极大的快乐。如果将王蒙先生作为一个创作心理研究课题,较之前者量的集聚而言,对于后者新能量的理解更为重要。杜勃罗留波夫曾说,“作家应有一种令人震惊的能力——他能够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瞬间,摄住那正在飞驰过去的生活现象,把握它的全部完整性与新鲜性,把它保持在自己的面前,一直保持到它整个都属于艺术家所有”。要具备这种能力,需要从文学的根基寻求。这个根基就是生活。只有生活才能教会一个作家深入的观察,而文学首先需要的是深刻而不浮泛、细致入微而不浮光掠影的观察,这种观察的深度决定着一部作品的高下。只有生活才会教会一个作家独特的体悟,而文学传达给人们的正是这种源于生活的体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感知是成就一个作家的关键。
在第二故乡新疆十六年的生活是王蒙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是它在最困难的时候给我快乐和安慰,在最匮乏的时候给我丰富和享受小学一年级优美短文,在最软弱的时候给我粗犷和坚强,在最迷茫的时候给我永远的乐观和力量。一个地方和一个作家相互找到之后,我和你所建立起的关系经过时间转化必将凝结为生命的心智——我们。”而这个“我们”是王蒙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创作活力的深在原因。这种超越自我而与人民真正融合的能力,只有深邃的感受过人民之爱,而仍在爱着人民的人,才能做到。
2001年《祝福新疆》中,王蒙先生写到,不同民族的友好相处,团结一心,这不仅是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的重要保证,也是一种心胸,一种智慧,一种活泼开放的学习与求进步的态度,没有比在不同民族的同胞的往来中有所收获、有所心得更令人快乐的了。其乐也何如,这是一种理性认识和文化态度,更是认识文化之上的兄弟式情感和发自内心的快乐,是这种挚爱带来的世界观成就王蒙创作中的人民性,是这无比珍贵不可替代的人民性,成为他一路跋涉万山无阻,至今仍快乐地向前强有力的保证。
20年前,2003年的9月,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我参加了“王蒙文学创作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那次会议世界各地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盛况空前。
10年前,2013年的6 月,在杭州浙江工业大学,我参加了“青春万岁——王蒙先生文学创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会议上,我宣读了论文《王蒙:上帝选中的人》,总结了王蒙60年来的创作。在论文中,我认为,王蒙先生以他六十年的创作业绩,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他个人所走过的六十年风雨文学路,不光是展示了一部从黑白到彩色的平面文学史,更是全面展示了一部来立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发展史。他以他个人的审美见解与创作实践,延续了鲁郭茅巴老曹以降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他以自己的狂飙突进和重归古典,以他自己的哲学思辨与现实批判,成为中国读者心中的文学大家。
今天,当又一个十年过去,我发现,新时代这十年,他作为者和战士的初心依旧,他作为文学的虔诚信仰者和守护者,心灵轨迹一以贯之。
新时代这十年,王蒙在行文上,更多建安风骨,刚健遒劲,慷慨多气,引领新时代文化。他笔耕不辍,佳作迭出,就小说方面来说,十年写出了11个大中篇:《明年我将衰老》《奇葩奇葩处处哀》《女神》《生死恋》《邮事》《夏天的奇遇》《笑的风》《猴儿与少年》《从前的初恋》《霞满天》《季老六之梦》,可以说篇篇叫绝。用王蒙自己最新一篇《季老六之梦》创作谈里的话说:少年得志老来狂,一个筋斗也凄怆,写了神州写世界,东西南北乒乓乓!青春形变百十年,做场好梦全无边,淋漓尽致方无憾!
2013年8月,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这个奖对于王蒙而言,实至名归,是对他毕生创作的肯定。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王蒙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在王蒙老师登台领受勋章的那一刻,我们跟他一起听到了青春万岁的轰鸣。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赞誉王蒙是“高龄少年”,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勇于尝试,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头。衷心祝福王蒙老师!
“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是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当代文学巨匠。1953年,19岁的文学青年王蒙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传奇而宏阔的文学生涯从此展开。70年来,王蒙的作品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闪烁着独特的思想光芒。他以创作小说为主,兼及古典文学、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他的文学作品紧扣时代脉搏,主题深刻,风格鲜明,研究著作间接独到,别具一格。他有大量作品客观、艺术地反映中国当代的重大事件和各族人民的心路历程,还对中国历史文化做了许多有特色、有个性、深入浅出的研究阐释,是文学史、文化史上无法绕过的大家,对中国当代文学、文化、思想有重要的贡献。
王蒙先生始终永立时代潮头,成为文化人与时俱进的榜样。他曾幽默地宣称“我是文学劳模”,70年间创作的总字数超过2600万字,并且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准,这样的时间跨度、庞大体量,在当代作家中可谓十分罕见。 与时代生活同行,是王蒙创作的鲜明特色。70年的文学生涯中,他用生花妙笔记录中国人的生活变化、思想变迁、喜怒哀乐、人生百态,鼓舞无数的青年人建功立业,壮写人生。新中国成立初期豪情万丈激昂奋进的年代里,他写下《青春万岁》,影响了几代人;改革开放后,他坚持与时俱进,写了大量反映中国人思想变迁以及东西文化碰撞后社会变化的作品;进入新时代,他老当益壮,依然是文学开拓的先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值得后辈好好学习。 王蒙先生与党、国家、民族共命运,在同时代的作家中,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格外强烈,他的文学著作中有一以贯之的风格,即不灭的理想主义、坚定的信仰、理性的思考以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这同样表现在王蒙先生对我国出版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上。都说作家是出版人的衣食父母,王蒙却曾戏称自己是“出版界的员工”,在我看来,他是出满勤的员工。出版界每每有重大活动,无论是推广阅读小学一年级优美短文,还是国际交流,王蒙先生都会给予大力支持,身体力行,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普及、倡导全民阅读、对外交流等方面贡献力量。令我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期间,王蒙先生做专题讲座,介绍新中国的文化和文学艺术,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功底,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语言平实、深入浅出,以文学、文化、学术的方式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他的睿智、学识、见识令人信服。
王蒙先生是文化自信的践行者。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他始终强调: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学习传承创新。数十年来,他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学养,研究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汇集并推出总字数超过400万字的解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共20册,涉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以及《红楼梦》等,用文字呼应时代需求,坚持推介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的交往中,我们深感王蒙先生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示范者,是出版人的良师益友。
王蒙先生知行合一,也关心后学。2012年伦敦书展期间,王蒙与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波尔近两小时的对话全程用英语,中外听众为之倾倒。实际上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捡起英语,刻苦学习短短两三年间,能够用英语无障碍的与外国同行交流。从研习现代文学到精通维吾尔语,再到知天命之年学习英语,钻研诸多学科,王蒙先生为青年人树立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榜样。1986年我在中央党校念研究生,时任文化部部长的王蒙来讲课经典文章,我记得当时这样鼓励青年干部:“改革开放了,国家需要一大批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兼具一流管理者和高水平专业素养,并且有高尚人格修为的人来从事改革开放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才会更好。”
王蒙先生是我和身边很多朋友的忘年交。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王蒙先生机敏睿智,善于应对复杂情况,处理问题思虑全面,讲原则的同时又不失灵活,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有声有色。他经常向年轻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引导年轻人在快速变化的年代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开展工作。近四十年来,每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惑、难题时,常常能得到先生的指点、引导,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
马上迎来90岁生日的王蒙仍然在向着文学和人生的土地扎根,他虽然多次宣称“明年我将老去”,但仍然谱写着自己的“青春万岁”。衷心祝愿王蒙先生青春永驻。
汉语的很多形容词都可以用在王蒙老师的身上,但是我宁可选择说得平常朴素:他是有坚定的文学信念的作家。他保持对文学的真与诚,他始终用文学思考、为人民说话,始终说出时代的心声,说出时代的难题。要贯穿这样一种朴实的、线世纪的中国并不容易,尤其对王蒙这样曾历经“故国三千里,风雨三十年”的作家,尤其不容易。
早在他21岁的时候就写下《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以青春勇气拥有那样一种敏锐,敢于碰时代的难题,当然他后来自己也为此付出过代价,但是他无怨无悔。回到京城后,他又开始写作,写了《布礼》《蝴蝶》《夜的眼》《海的梦》这些丰富、复杂小学一年级优美短文、有多面性的作品。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他的语言、他的反讽,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始终不忘针砭现实,保持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
他在文学探索的前沿开疆拓路。在现代主义的潮流中以独特的中国叙事将现代主义化解在个人创作风格当中。他的《来劲》《杂色》《十字架上》《活动变人形》,今天看起来中国现代派文学的重大成就。只有在现代主义的文学进程中才能读出《活动变人形》在今天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中独特的地位。王蒙自己倒是有谈到《活动变人形》的创作动因,“当兴奋渐渐褪色的时候,真正的刻骨铭心才会开始显现出来:这就是《活动变人形》的酝酿与诞生。”他还解释说,这部小说的意义还在于,它意味着他“后文化时期”的喷发已经告一段落。“文学期待着开拓与深思,文学期待着新的精神空间。”总体来说,这部作品写出来的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中包含的一种哲学的理解,对于人性、对于人的生命命运遭际,在特殊境遇中陷入困境所做的挣扎,以及亲人之间相互的斗争和憎恨。但小说最后是有大悲悯的,在王蒙所有作品当中——尤其是他最出色最用心写的作品中,都贯穿有一种悲悯的情怀。
90年代以来,王蒙先生重新整理和反省自己的历史,笔锋更加犀利,代表作品有季节之旅四部。这里我谈点对《失态的季节》的理解。在对过往历史的重新梳理、重新反省上,《失态的季节》是非常深刻的,表达了王蒙对文学的执着和对历史的较真。他不放弃,他对历史、对人性的追问一点都没有松懈。
当然2013年又有《这边风景》,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语境中来看,放在70年代中国文学生态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那个时期可能达到的水准来看,《这边风景》有非常之处。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像王蒙先生这样小学一年级优美短文,把多民族的生活写得那么丰富、那么生动,写出对他们真诚的爱。
进入新世纪以来,王蒙先生的晚期风格更加自由宽广,出神入化,“庾信文章老更成”。元代有一位画家兼诗人和王蒙同名,他有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客路三千里,西风染鬓霜”;千年后,王蒙先生写下“故国三千里,风雨三十年”的诗句。我略改一句话:“大道且行三千里,再沐东风三十年”,向王蒙老师表示敬意,也表示祝愿。
很荣幸以一个老出版人、老编辑和王蒙老师在文学上的学生的身份出席王蒙文学创作70年座谈会。我拟了几个关键词就教于各位,那就是:少共情结,人民情怀,作家本色,学人风采,书生气质,不老的文化骑士,杰出的知识英雄,当代文学的大作家,出版业丰饶的资源宝库。
我们站在今天回望王蒙70年的创作来路,可以说,王蒙创作热情的长久与赤忱,在整个共和国文学史上堪称绝无仅有。从1955年初次正式发表作品《小豆儿》,到2023年出版新作中篇小说集《霞满天》,70年的创作生涯,使得王蒙足以被视作共和国文学史的缩影。他15岁加入中国党,作为一名深刻的理想主义者,“少共精神”的主线贯穿了他的创作历程。他经风云之变,得江山之助,始终深切体察民间生活,保持可贵的文人风骨,真正沉醉于文学创作。王蒙2022年发表中篇小说新作《霞满天》,引发评论界和读者的强烈反响,为此王蒙有夫子自道,说“我对文学的沉醉是真的”。事实上,王蒙不仅对文学是沉醉的,他还是一位海纳百川式的知识分子。
称王蒙老师为大作家和文化大家,并不主要是因为他的创作体量巨大,重要的是他的创作一直具有大精神、大格局、大视野、大容量、高境界。《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青春万岁》把握了时代的大精神;《活动变人形》显示了历史的大格局;“季节系列”展示的是大视野;以《老子的帮助》《天地人生》为代表的王蒙文史研究打通古今,具有大容量;新时期他重新开始创作后,《夜的眼》《最宝贵的》出手不凡,此后他的创作一直保持着高境界的追求——小说家永远是讲故事的人,可王蒙总是在故事之上讲文化,他的思维逻辑、表达逻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去寻求作品的文化高境界。
我与王蒙老师交往多年。王蒙是新时期青年作家的老师一辈,我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第八期学习时,他是给我们上课的著名作家。在出版社工作,我成了王蒙作品的责任编辑,参与过多部王蒙作品的编辑策划和出版。在文学创作上我也得到过王蒙老师的许多教诲。我的小说选《长乐》和长篇小说《书生行》出版,王蒙老师都拨冗出席研讨会并给予我许多指教和鼓励。
王蒙是一位与党和国家、人民共命运的作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以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强烈的时代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全国乃至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王蒙的写作不止于文学作品,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阐释也独具只眼,颇见功力,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他以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己任,就社会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写了大量作品、做了很多工作,是一位自觉地负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人文社非常荣幸,在王蒙先生90周岁生日前夕,出版了《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全书61卷,逾2000万字,全面展示人民艺术家王蒙写作70年的成就。今年6月,该书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王蒙先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40多年的老作者、老朋友,多部重要作品由人文社出版:1979年,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出版;1987年,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出版;1993年至2000年小学一年级优美短文,“季节”系列长篇小说相继出版(1993年《恋爱的季节》、1994年《失态的季节》、1997年《踌躇的季节》、2000年《狂欢的季节》);2003年,《王蒙文存》(23卷)出版;2009年,《活动变人形》被列入“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出版;2014年,《王蒙文集》(45卷)出版;2019年,《青春万岁》被列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出版;2020年新版《王蒙文集》(50卷)出版。
此外,自人文社旗下《当代》杂志1979年创刊以来,王蒙先生便与这本刊物结下深厚情谊。他的首部中篇小说《布礼》发表于《当代》1979年第3期;1986年为纪念人文社建社三十五周年推出的《当代》长篇小说专刊刊载了他的代表作《活动变人形》;“季节”长篇系列中的《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分别首发于《当代》1994年第3期、1997年第2期、2000年第2期。他评价《当代》杂志“坚持现实主义,坚持关注社会,坚持为人生而艺术,它走出了自己一条严肃和切实的道路”。2015年,王蒙先生被授予《当代》“荣誉作家”称号。
人文社几代领导、编辑一直与王蒙保持着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朋友般的情谊。王蒙对人文社的编辑出版工作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对出版社的工作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他在一篇文章里说:
这样的评价使我们深受感动。同时,我们应该说,有一位不辱使命充满智慧深爱文学笔耕不止的作家王蒙,是中国文学事业的幸运,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幸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